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南陽機場一般之南陽姜營機場,始建于1934年,遷建于1992年10月,機場航站樓2008年11月擴建開工建設,于2009年11月18日交付啟用,是河南省第三個投入使用的民用機場,擴建后的南陽姜營機場也同時升級成為中原最現代化的支線機場之一,同時南陽姜營機場也是南航飛行訓練基地,機場旅客吞吐量連續多年居河南省民用機場第三位,2018年,南陽姜營機場旅客吞吐量90.7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84.6噸,分別位居中國大陸第100、第115位。
隨著我國民航業的飛速發展,機場規模和業務量日益擴大,繁忙的機場運行效率低下、協同決策能力不足的瓶頸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如何保障機場高效運行,是民航業持續發展的緊迫問題,而實現高效運行的核心前提是,實現機場內外部系統運行數據實現實時無縫、準確、及時的信息共享,只有滿足此基本條件,才有可能實現航班、車輛以及人員的共同態勢感知,進而輔助合作單位協同決策,從而實現機場具有智能化
近年來,智慧機場理念已得到業內的普遍認可,并開始逐步付諸實踐。數字化協作、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ICT技術帶來的變革將賦予傳統ICT系統所不具備的能力,重構機場的信息流,在智慧機場的運營安全保障、機場運行效率、面向旅客及企業的服務質量等方面將帶來顯著效益,特別是機場各類數據進入海量化、異構化、高速流轉化的大數據時代,由于機場數據來自機場內外部各系統,具有體量巨大、數據類型繁多、數據處理及時等特點,使得機場數據中心運營維護顯得尤為重要。
數據信息的高速流轉,給數據中心機房帶來帶來的沉重的壓力,特別以線纜為依托的海量數據傳輸,使得讓解決線纜故障由不得半點拖延,當系統出現故障時,在最快乃至最準確的方式找到機房端口的邏輯關系,也是考驗機房運維人員重要卡口之一,傳統的機房跳線主要通過標簽的來辨識端口之間的跳接邏輯,方法簡便易于操作,同時易于磨損、編寫規則不統一等的也都嚴重影響著運維人員的效率,這其中也隱藏著不可控的人為失誤給機場的數據中心帶來的巨大風險
此次選用lansan萊訊一秒尋線綜合布線整體解決方案,通過改變傳統運維模式及操作方法,線纜自帶尋線功能效果的方式,在一秒鐘之內準確、快速的找到光纖和銅纜跳線的兩端一一對應關系,加速了運維人員日常的運維效率,光纖跳線不插拔、無需端口清潔等優勢,也有效保障了該機房順利實現智慧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