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絡覆蓋項目中,無線AP的合理選型和部署非常重要。在設計施工中,要根據無線AP的特點應用環境選擇部署方式。
本文總結了6類典型的無線組網場所,針對每種場景的特點,給出相應的設備選型和部署的方案,同時整理了一些部署無線AP過程中容易忽略的細節,希望能給大家日后的組網提供一些幫助。
不同類型的AP,不同的使用環境
不同類型的無線AP,有著不同的適用場合,總結如下:
在實際施工中,無線組網系統的環境考察也很重要,確定了安裝無線環境的特點,再結合AP的選型確定點位。
環境考察,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空間環境特點: 環境是空曠的還是隔斷較多的?有沒有金屬建材?場景環境中障礙多,無線AP就需要選擇好合適的安裝點位;場景環境遮擋少,則無線AP的安裝點位相對可以靈活一些。
現場安裝條件:是否要預埋網線?線纜走線、設備取電、穿墻打孔等是否滿足需求?客戶是否同意安裝工藝和相關施工方案?
接入終端數量:估算場景環境需要接入的最大終端數量;
上網需求與流量:分析終端類型、應用類型與上網流量,選擇合適速率規格的無線AP。
01
場景特點:
無線AP選型與布點思路
優先推薦:使用面板AP,進行無線覆蓋。最優辦法是在每個房間都安裝一臺面板AP,這樣就省去了無線信號穿墻的問題,解決了信號衰減問題,達到流暢的無線上網體驗。
次優方案:在過道和走廊安裝吸頂式AP。
如果房間里面沒有預埋或者不好布設網線,那么也可采用這種方式,采用單個無線AP覆蓋單側2個房間或走廊兩側4個房間。
不過,要考慮客房室內面積、室內家居格局、建筑墻體材質等因素。不同的建筑差異也比較大,這種情況下室內上網無線AP需要穿兩堵墻,很有可能無法保證無線信號的強度與穩定型。所以在采取這種方式之前,建議拿設備到現場進行測試,觀察測試房間內各個位置的信號強度,如果信號較差影響使用,還需要重新進行點位規劃設計。
AP部署注意事項
在使用面板AP進行覆蓋的情況下,主要有4條部署建議:
面板AP安裝高度不應低于30cm;
強弱電線纜需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信號干擾;
面板AP安裝位置,注意避免被電視、桌子、柜子等物體擋??;
結合客房應用需求,選擇不同規格的產品,如雙網口AP、USB供電AP等。
如果使用吸頂AP進行覆蓋,也要考慮室內格局、面積、障礙等因素,也要結合具體環境進行覆蓋效果測試。
吸頂AP點位部署上,如下幾點要注意:
AP要部署在過道中間,不要偏向一側或掛墻安裝;
房間有橫梁的,注意AP不要貼近橫梁或橫梁側面;
有吊頂的房間,AP不要放在吊頂內,特別注意避免放置在金屬材質吊頂內;
非金屬材質吊頂,出于美觀考慮需要將AP放在天花內時,要注意AP發射面的擺放,將AP正面對準需要覆蓋的區域。
場景特點
無線AP選型與布點思路
優先選擇:使用面板AP進行無線覆蓋。宿舍、KTV包間類場景,建筑格局復雜,障礙多,網絡應用多,建議每個房間放一個面板AP,保障流暢的無線上網體驗。
次優方案:在過道和走廊安裝吸頂式AP。如果房間里面沒有預埋或者不好布設網線,那么也可采用這種方式,采用單個AP覆蓋單側三個房間,AP選用雙頻的。
宿舍場景相當于酒店客房,使用的人數更多,對網絡帶寬、上網體驗要求更高。在房間內安裝無線AP,覆蓋單側三個房間,保證上網終端與AP只隔一堵墻,信號穩定;同時又能使相鄰AP相隔在兩堵墻以上,避免AP間的信道干擾。
場景特點
選型與布點思路
優先選擇:雙頻吸頂AP或高密度AP。智慧教室以數字化教學為主,教學內容以視頻的形式進行,包括互動黑板和電子書包,數據流大。每間教室需配置雙頻AP高密度AP,以數字化教學需求。
場景特點
選型與布點思路
優先選擇:高密度AP或雙頻無線AP。宴會廳、報告廳類的場景,空間很大,終端連接數極多。為保證覆蓋效果,區域內需要AP數量可以結合房間面積、使用人數來計算。單個AP的覆蓋范圍約為250平方米(半徑10米),終端接入方面,雙頻吸頂AP可接入終端50~80臺,高密度AP可接入120~160臺。
環境特點
選型與布點思路
優先選擇:高密度AP。大型場館,接入終端數特別多,一定要部署高密度AP,確保能接入足夠多的終端。此外由于層高比較高,相鄰AP間隔須保持在20米以上甚至更遠,避免信道干擾。
室內體育館、影劇院、大型車站等大型場館,因為頂棚過高、頂棚不規則的緣故,除吸頂安裝之外,還有抱桿安裝、壁掛安裝兩種AP安裝思路:
AP部署注意事項
大型場館場景中,鋼結構部件多,AP部署應注意避開信號衰減比較大的鋼架結構群或金屬貨架。
主要注意以下三點:
AP吸頂安裝時,安裝位置應超過鋼架結構群;
金屬貨架距離頂棚過近時,不建議吸頂安裝AP;
壁掛安裝時也應注意單個AP不宜穿透太多貨架。
場景特點
選型與布點思路
選擇室外AP。室外場景要采用室外AP進行無線覆蓋,室外AP的防塵防水等級高,功率大,覆蓋范圍廣,單個AP可覆蓋半徑100~300米。有超遠距離室外場景,可以通過無線網橋取代線纜,實現主干網絡傳輸。